再次睁开眼,陈舒很顺利地接收了记忆。然后脸色迅速变得无比古怪起来。
不知道是不是许愿时他想的关键词出了问题,这一世虽然确实有了怎么也花不完的钱,但身份出了问题。
她这世叫夏琳,从小就被过继给了亲叔叔,在留学期间认识了自己丈夫,一个科技怪才。
两人大学刚毕业就结了婚。结婚不到10年,丈夫的科技公司就“爆发”了,她不到30岁就成了百亿富豪的妻子。
眼看各种诱惑就像雨点般砸来了,她正在为丈夫出现的出轨苗头担心着呢,“砰”一下,他就在独自外出时出了车祸,当场去世。
因为公司前期有夏琳的投资,他们又没有签婚前协议。
他这一走,除了公司21%的股份和前几轮转让给风投机构等获得的十几亿美元现金加其他公司股份,连个和夏琳争家产的人都没留下!
他父母在他大学3年级时就去世了,他们还没有孩子。
所以也难怪夏琳会在葬礼后“伤心过度”(乐极生悲)下觉醒了记忆,要知道,陈舒已经总结出了,每次觉醒记忆可都是在“濒死”状态下。
既来之则安之,夏琳看着休息室镜子里自己现在的脸,深吸了一口气,比预想地更快地恢复了冷静。
接下来还有硬仗要打,她要打起精神,确保维护好自己的利益。
第一件事,就是聘请可靠的律师团队。
幸好她老公之前负责的只是技术这一块,而且随着一众天才的加入,重要性已经不复往日。因此公司在动荡了几天后,迅速稳定了下来。
在此期间,夏琳并没有做什么动作,反而在律师的建议下,放出风声,表示自己不会长期持有继承到的股份。
这让后续的操作简单了很多。
全权拜托给律师团后,夏琳开始深居简出。她也终于有机会好好梳理自己前半生的记忆了。
她于1987年出生于华国湘省的一个小城市,父母生了3个孩子,她排行第二,是唯一的女儿。
大哥比她大9岁,小弟比她小3岁,她虽然从小被过继给亲叔叔,但小时候大家是一起生活的。
现在想起来,那时候大家相处得非常和睦,大哥年纪大了不说,弟弟也是从来都让着自己的,名义上的伯父伯母对自己也明显更好。
但后来为什么会和养父母一家远走他乡呢?夏琳想了想,对了,是自己10岁那年,有人告诉她不是父母亲生的,还说自己父母是重男轻女什么什么的。
那时候自己好像回家大哭大闹了一场,病了快一个月,病好后就跟着养父母搬了家。
也是从那个时候,自己开始努力念书的,跳级不说,18岁就考上国外大学,拿全额奖学金那种。
在养父母先后去世后,又本着“同病相怜”、“抱团取暖”的想法嫁给了丈夫。
对了!她记得回国参加养父母的葬礼时,她的亲生父母好像给过她一个厚厚的大信封,请她一定要打开看看的。
开始是不想看,后来是忙着读书、结婚、搬家、创业,这东西就被自己忘到了脑后。
她去储藏室找了找,果然在一个行李箱的角落发现了那个信封。
所幸保存得很好,打开后,里面是一些证明、资料,以及几张手写信。
夏琳仔细看了一遍,才知道了当年的真相。
当年自己的养父受伤确诊无法生育,本来为了不耽误养母,是打算和她离婚的。
他们是青梅竹马、自由恋爱,又是好不容易走到一起的,两人感情很深。养母自然不肯,一度闹到以自杀相逼的地步。
正巧她生母意外怀孕了,养母过去跪求,意思是肚子里的孩子和自己丈夫有血缘关系,不会被拒绝(她之前提议领养,被打算离婚的养父拒绝了)。
后来养父也去求她,并表示不会带走孩子,孩子还能继续叫她妈妈(她小时候确实好像叫生母是叫伯娘的)。
她的生母和生父也是青梅竹马,养父母算是跟着他们从小玩到大的……总之后来,她就被过继给了亲叔叔。
这次生育有点伤身,医生本来是说基本不可能再怀孕了的。
可是生下她三年后,她母亲竟又意外怀孕了,那时候她已经41岁了,医生诊断她身体不适合打胎,就只能咬着牙生了下来。
这次是个男孩,幸运的是,身体很健康。
本来她生父是打算换个人过继的,想着孩子年纪小,不会记得。
结果她大哥听差了,以为是要把弟弟给叔叔,把她丢掉,突然就变熊孩子的他抱着她就离家出走了。
虽然很快就在外婆家被找到了,但大人也不敢再提换人的事了。再加上夏琳开始上学(幼稚园)了,这件事就不了了之了。
后来夏琳问了,才知道在她十岁以前,大哥一直不知道自己是他亲妹妹,一直以为自己养父母是重男轻女,打算把亲女儿丢了换亲侄子养。
夏琳仔细看了那些资料,里面还有当年医生的诊断证明,自己养父亲笔写的“领养协议”。
看着上面依旧清晰无比的“不阻止父女、母女亲情,共同抚养……成年后告知实情……”等字样,她长长地深呼吸了一下。
“你爸妈就是不要你!”、“没人要的可怜鬼!”、“你就是你婶婶可怜捡回去的……”
当年那些恶毒的话仿佛依旧在耳边轰隆作响,又好像正在逐渐消散。
看样子还是要回去看看他们的,夏琳想了想做了决定。
前身其实是很渴望“爱”的,不然不会一毕业,就嫁给了当时还是穷小子的丈夫,并一再出钱支持(她继承了养父母全部的遗产,相当丰厚)。
事实上,在养父母还在世的时候,她一听到那边的消息就会炸毛,他们也不敢在自己面前多提。
而自他们先后过世后,她更是和那边断了联系。
如果真如自己记忆和养父母所偶尔提及的那样,那边是很和睦、善良的一家的话,以后也不是不可以像亲戚一样相处。
但如果已经物是人非了,那她自然也没有当“吸血包”的爱好。
经过漫长的谈判和扯皮,夏琳在支付了高达1.5亿美元的律师费后,终于把能拿到的都拿到手了。
甚至在把自己26.3%的股份出售到只剩4.9%后,终于可以离境返回自己祖国了。
幸好自己结婚了也没有变更国籍,她轻易就在沪市暂住了下来。
开始一边遥控处理留在那边的固定资产,一边委托了当地的私人侦探去调查自己亲生父母一家。
这个世界果然和她选定的一样,和平是主流。尤其是华国,因为建国以来大力发展科技,数理化人才爆发性出现,2000年,整体国力上就已经是隐隐的世界第一了。
这也让它更重视起文艺方面的发展来,除了一开始理科思维过重,被压制了一段时间。最近十几年,文艺界、娱乐圈颇有些百花齐放的架势。
夏琳特意搜了一下,虽然大部分歌曲、电视、电影都是全新的,但经典就是经典,同样魅力无限。
而且比她想象的更加规范化和“量化”。
所谓的一线明星、二线明星、三线……真的,夏琳真的特别佩服那些设置出明星等级划分及晋级评分的人才。
这简直是和谐“饭圈”的神器啊--后来她才知道自己天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