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千读文学 > 主母日常 > 第46章 一点一滴的教

第46章 一点一滴的教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雀儿觉得,花棋这是在暗讽她们没有好东西。

“你这么大声做什么?莫不是心虚了?”雀儿不甘示弱的瞪着她。

花棋讥讽道:“你被人冤枉了,难不成还不生气吗?雀儿姐姐可真是大度。”

孟妈妈是柳婉清的乳娘,但她心肠软弱,见她们俩吵架,只有干着急的份儿。

柳婉清冷声道:“我吩咐过,没有我的允许不能进屋。”

花棋气势弱了下来,讪讪道:“奴婢就是进去凉快儿了一会儿......”

“进去了,就是进去了,不用找那么多理由。”柳婉清打断了她的话,“你在屋里待了多久?”

花棋沉默了一会儿,咬破了嘴唇,“只待了半刻钟。”

“那便罚你跪在院子里半刻钟,你有意见吗?”

雀儿在一旁昂起了头,得意的挑了下眉。

三个人以一个半包围的结构将她围在中间,花棋不情不愿的说:“没有。”

柳婉清垂下眼眸,淡淡的说:“雀儿,那便由你看着她吧。”

“好嘞!”雀儿高兴道。

进了屋中,凉爽之意扑面而来,孟妈妈给柳婉清倒上茶,然后自顾自的去检查柳婉清的行李。

“小姐,要不你和老太太说一声,让那些丫鬟回去伺候吧,这儿有我和雀儿伺候你就够了。”孟妈妈打开一件榆木妆奁,里面放着柳婉清的一些首饰。

柳婉清把椅子搬到冰鉴旁边,拿起扇子把凉气往孟妈妈那边扇,“老太太把花棋她们指给我,我再还回去,岂不是辜负了老太太的好意。刚才妈妈也说了,府宅人多,难免会生出事来,花棋敢这样做,背后必定有关系。柳家不比李家,我们只能更小心才行,那些下人背后的关系盘根错节,我虽有老太太,却不能常常令她烦忧,毕竟老太太是看在婶母的面子上才对我好的。”

孟妈妈叹了口气,她不懂那些弯弯绕绕,只懂得忠心二字。

“小姐别坐那儿,离冰太近,会着凉的。”

柳婉清笑了笑,“没事儿的。”

雀儿从屋外进来,第一句话便是:“小姐,把花棋送回去吧,没想到李府看着这般好,下人却这么不规矩。”

“雀儿,不许是李府的不是,李府是我们的恩人。”柳婉清斥道。

“我没有说李府,我是说花棋。”

“我知晓你的意思,可若让旁人听见,就不会这么以为了。花棋是李府的丫鬟,你说她,便是在说李府没规矩了。”

雀儿委屈的撅了噘嘴,跟着孟妈妈一块儿检查起她们的行李。

“老太太今儿心情不好,要打发走她,也不是这时候。”柳婉清看雀儿皱着脸,明明伤心,却还是跟乳娘检查起她的行李,心里不由得一软。

听见她这样说,雀儿果然又高兴起来。

柳婉清微微一笑,“以后你们两个不用同时跟着我了,若是雀儿跟着我出去,妈妈便留在屋子里。总之,屋子里不能少了人。在这个府里,我最信任的就是你们两个了。”

雀儿和孟妈妈闻言有些心酸,在柳家的时候,她们家小姐哪用得着担心这个。

她们点点头。

检查了一遍之后,雀儿仍旧有些怀疑,“小姐,什么也没少。”

这个结果在柳婉清意料之中,“她刚才敢那样说话,必然是没有偷东西的。”

雀儿失望道:“好吧。”

孟妈妈食指点了下她的额头,“怎么,你还想小姐的东西丢了不成?”

雀儿傻笑道:“才没有呢。”

“行了,快坐下来歇歇吧。”柳婉清笑着说。

孟妈妈闲不住,拿起针线,坐下来绣手帕。

雀儿新奇的看着冰鉴里方方正正,又散发着寒意的洁白冰块。

芜州地处北地,一年四季都很寒冷,夏天虽说热,但不用冰块也能忍受。

“小姐,好凉快啊。”雀儿眯起眼享受起来。

“这下有了冰块,看你还喊热吗?”

“嘿嘿,不热了。”雀儿是土生土长的芜州人,从进入暑夏开始,她就直嚷嚷着喊热。

每当她喊热的时候,坐在一边的孟妈妈就会停下手中的活,平静的告诉她:“心静自然凉。”

柳婉清小时候在京城还待过一段时间,去了芜州之后,府里买丫鬟挑中了雀儿,便一直陪在了她身边。虽然对小时候的记忆已经模糊,不过身体似乎还保留着对这炎热天气的记忆,没像雀儿一样热得受不了。

另一边,董玉婷等人也回了吟风院。

董玉婷夸了李念薇几句,从自己的妆奁里拿了支水汪汪的青玉镯戴到她手腕上。

李念薇是庶女,虽说不曾受过苛待,但多的好东西也轮不到她。

王姨娘疼她,但都把月例攒起来,留着当李念薇的嫁妆。

她此时头上只戴了一支花簪,通体碧色,和这玉镯倒是相配。

想到她还要禁足三个月,再罚抄《地藏经》,董玉婷又拿了支鎏金蝴蝶三珠络步摇。

李念薇脸红着收下。

王姨娘早就听闻了消息,不敢去兰竹院,只好在西厢房苦苦等候,见到老爷和夫人一块儿回来,她又犹豫了。

心里面还是担心女儿,王姨娘还是来了正屋。

夏晴见到她,“姨娘等等,我进去告诉夫人老爷一声。”

王姨娘进去的时候,见李念薇好生的站在夫人面前,心里松了口气,给老爷夫人行了礼,然后安安静静的站在一边。

董玉婷知晓她是担心自己女儿,就没多留李念薇,让她们母女俩先回去了。

李凌川像一座解除封印的石像般,问李念瑶:“睿哥儿在兰竹院都做些什么?”

李念瑶瞧了一眼母亲,谨慎的回答道:“白天与我们玩儿,下午会去找二弟弟,陪他读会儿书,然后再去习武。”

李凌川面无表情,也不知道是相信了,还是没相信。

董玉婷让李念瑶也回去了。

李凌川沉默着不知道在想什么,屋里的丫鬟大气也不敢喘,丫鬟安静的扇着冰块散发的寒气,屋外的蝉鸣连绵不绝的响。

“睿哥儿那,还需要你多照看,母亲年纪大了,让睿哥儿再多陪陪她。”李凌川望着董玉婷。

“我当然会,他也是我儿子嘛。”董玉婷说。

“你去看他,也可以教教他认字,不要总是让他玩儿。”李凌川严肃的说。

“我教吗?”

“铭哥儿和他一般大,却比睿哥儿认得字多,上次还跟我背诗,难道睿哥儿比铭哥儿笨吗?”

董玉婷皱了皱眉,他是在说自己没教好睿哥儿吗?

“老爷学识过人,教睿哥儿应该更好吧。”董玉婷不软不硬的刺了一句。

“我才任尚书不久,工部繁忙,若要教睿哥儿也只能等到旬假或晚上了,只是睿哥儿晚上还想学吗。”

他说了这句话,董玉婷便觉得刚才他没有指责自己的意思。

“你也不用教他多难的,识得几个字就好,丹萱便是这样一点一滴的教的。”李凌川接着说道。

丹萱,柳姨娘......

秋荷讶然的抬起了头。

董玉婷笑道:“我知道了,那我便每天抽出半个时辰教他认字,晚上你来检查他每天学了什么,可好?”

李凌川也微笑道:“这个主意不错,那就让铭哥儿晚上也来夫人这儿,就不必每天早上晚上等着我,给我背书。”

说完了这个,李凌川就回了书房,那里也送去了冰,不会热着他。

春月气道:“没想到柳姨娘让四公子每天在崇礼院的路上,是为了给老爷背书,这样偷偷摸摸的,倒显得夫人不让四公子读书似的。”

董玉婷摸着自己的额头,对李凌川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

四公子那么小,怎么会跑到路上背书,定然是柳姨娘安排的。

李凌川真的看不出来?

-

清风院里,李念羽和李念姿跪在曾惠妍跟前。

“你怎么回事,怎么让大老爷看见了?害老太太觉得是我没教好你!”曾惠妍一边说着,一边伸出留着长指甲的手指戳李念羽的额头。

“我没想到大伯会来兰竹院。”李念羽额头中央出现一个指甲印,她唯唯诺诺的低着头,不敢反抗。

李念姿讨好道:“母亲放心,五弟的性子老太太清楚,要不然也不会急着罚小满。四妹只是提了句,做不做还是五弟决定,他要做的事,我们怎么能拦得住。”

“你倒是清楚的很,看的透。”曾惠妍挑了下眉。

“还得仰仗母亲教导,才让我懂得这些。”李念姿低垂着头。

门外有丫鬟通报:“王妈妈来了。”

曾惠妍理了理头发,“快起来吧,免得让王妈妈看见,以为我虐待你们呢。”

王妈妈带着绣房的管事进了屋,屈膝行礼。

“王妈妈快起来,珠儿上茶。”

王妈妈是老太太跟前的红人,曾惠妍也要给几分薄面。

“茶就不喝了,我是来给二小姐,四小姐送衣服的,老太太说烧尾宴那天穿。”

李念姿上前道:“多谢王妈妈送过来,我明日再去谢祖母。”

老太太如今心情不好,怕是不愿见人。

“二小姐客气了。”

王妈妈送了衣服离开。

曾惠妍也没心情教训两个庶女了。

李念羽和李念姿回了屋。

李念羽摸着她的新衣,迫不及待的就要换上。

李念姿瞧见她眉开眼笑的样子,冷冷道,“有什么可高兴的,别人昨天就有了新衣服。”

李念羽最是怕她这个姐姐,将衣服脱下来小心收好。

要放在烧尾宴那天穿,用的料子,缝的手艺都是极好的,李念羽自然开心,她却不明白二姐为什么不高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