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千读文学 > 风过山林2 > 第36章 1991年的圣诞节

第36章 1991年的圣诞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转机发生在1991年,这十年时间,我见证了佛罗伦萨的诸多变化。

在经济上,随着旅游业持续繁荣,街道上的游客越来越多。新的商店、餐厅、咖啡馆等像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商业氛围日益兴旺。走在大街上,到处都是热闹的景象,人们的脸上洋溢着笑容。

文化方面,音乐会、戏剧演出、艺术展览等文化活动像一场场盛大的宴会,愈加丰富多样。城市里的剧院、美术馆等文化场所总是充满了人气。

城市建设上,基础设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道路变得更加宽阔平坦,交通也更加顺畅。新的建筑拔地而起,城市的面貌焕然一新。

1991年圣诞节,张音也是来去匆匆。

她来的时候,除了带着画,还带来了一句话:“家里一切都好!”她的声音里带着一种轻松的感觉,让我心里也觉得很温暖。

走的时候,她看着我,眼睛里透着一种神秘的笑意,给我留了一句话:“姜婉,你看起来光彩照人,状态很好,我想你和文清很快就会回家了。”

圣诞假期之后,有一天,阳光明媚,我带文清去美术馆看画展,因为宣传单上说有中国画家的画作展出,我便和文清一起去了。

我们在美术馆里慢慢地走着,周围的人都在静静地欣赏着画作。我们驻足在一组画面前,那是由三幅画组成的,画面中都是一家三口。

第一幅画中是一对夫妻,爸爸抱着一个小婴孩。爸爸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小婴孩在他怀里安静地睡着,那画面看起来特别温馨。

第二幅画中仍是这对夫妻,只是孩子长大了些,被爸爸扛在肩头。孩子的脸上带着灿烂的笑容,爸爸的眼神里充满了宠溺,妈妈侧头望向父子俩,一脸幸福。

第三幅画中爸爸蹲在地上,双手打开迎接着蹒跚学步的孩子,妈妈则在另一头。妈妈的脸上带着鼓励的笑容,整个画面充满了家庭的温暖。

我看着这组画,不禁感叹了一句:“好幸福!”

我跟文清谈论着,“这个画家在记录孩子的成长,你看,画里面的人物大小很平衡,说明画家是把孩子当朋友,并没有刻意将孩子刻画得很小。好喜欢!”

文清不屑地说:“这没有法拉利叔叔的画好。”

我接过他的话说:“那肯定,法拉利叔叔的画是收藏品质,跟这些不一样。”

文清可能觉得我没有理解他的意思,继续解释道:“是他仓库里面的画,也是一组画,我觉得比这个好太多。”

我笑了笑,看着他那认真的样子,问他:“你去仓库看画,他知道吗?”

文清急忙说:“他知道的。他允许,我才进去的。我没有弄乱他的东西,每次看完我都整理好了。”

我摸摸他的头,说:“知道你懂事。”

那天晚上,夜色渐浓,我带着好奇,跟恩佐打过招呼之后,就带着文清去仓库看画了。

“文清,你早晨跟我说的那一组画,在哪里,找得到吗?”我一边走进仓库,一边问他。

“在那边。”文清小手一抬,就在我平时放画板的架子后面,整整齐齐,一眼就看到了,不需要找。

我赶忙走过去,把架子移开,小心翼翼地将那些画搬到长桌上。我的动作很轻,就像在对待稀世珍宝一样。

来回几趟,一共十幅画都被搬到了桌子上。“恩佐,不好意思,都拿出来了,一会我会收拾的。文清说是一组画,所以我想一起看……”我一边搬着,一边跟恩佐解释着。

恩佐回了我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没有说什么。

有些画纸看起来有些年份,有些比较新,我小心地,一幅幅展开。

暖黄色的光线洒在一片金黄的麦田边。一个小男孩穿着小小的背带裤,小手紧紧地抓着女人的衣角。女人步伐轻盈,孩子亦步亦趋地跟在身后。微风拂过,麦浪翻滚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在为他们演奏着一曲轻柔的乐章。

画面被柔和的粉红色光晕包围。在一个花园里,一个稍大点的男孩在帮女人浇花。孩子拿着小小的喷壶,认真地给每一朵花浇水。女人在一旁递着水桶,背影中也透着温柔。花园里的花朵五颜六色,绽放得格外娇艳。蜜蜂和蝴蝶在花丛中飞舞,似乎也被这对母子的温馨互动所吸引。阳光洒在他们身上,像是给他们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

画面被淡淡的橘黄色暖光所笼罩。在一片繁花似锦的花园里,嫩绿的草儿随风轻轻摇曳。女人的长发在微风中轻轻飘动,穿着一条碎花的长裙,裙摆在风中舞动。她弯着腰,面前是一个刚刚学会走路的男孩子,孩子穿着可爱的小肚兜,胖嘟嘟的小腿摇摇晃晃地迈出一步又一步。女人伸出手,仿佛随时准备扶住孩子。他们的背影在夕阳的余晖下,像是一幅温馨的剪影画,周围的花朵似乎都在为这对母子低语祝福。

暖色调的阳光洒在一个小公园里。一个男孩在草坪上放风筝,风筝在天空中高高飞起。女人站在孩子身后,双手叉腰,看着孩子兴奋的背影。周围的花朵盛开得正艳,五颜六色的花朵像是在为孩子的活力而欢呼。微风轻拂,风筝在空中摇曳,仿佛与天上的白云嬉戏。

画面沉浸在橙红色的光辉里。在一个古朴的小镇街头,青石板路延伸向远方。小男孩骑在一个小小的木马上,女人在后面轻轻地推着。她穿着一件淡粉色的衬衣,头发随意地挽起。街边的老式路灯散发着昏黄的光,周围的店铺弥漫出一种家的温馨气息,仿佛整个小镇都在为这对母子的幸福而沉醉。

橘红色的夕阳下,是一片宁静的湖泊。男孩子坐在湖边的长椅上,手里拿着一本诗集,认真地看着。女人坐在孩子旁边,轻轻地将头靠在孩子的肩上。湖水在微风下泛起层层涟漪,反射着夕阳的光芒,波光粼粼。远处的山峦在夕阳的映照下,轮廓变得格外柔和。他们的背影与这湖光山色融为一体,仿佛是一幅永恒的画卷,充满了宁静与温馨。

金黄色的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林间小道上。小男孩背着一个小书包,蹦蹦跳跳地走在前面。女人跟在后面,手里拿着一件小外套。树林里鸟儿欢快地歌唱,仿佛在为孩子的成长而欢呼。地上的落叶被踩得沙沙作响,像是大自然为他们谱写的独特乐章。

暖黄色的灯光从一个温馨的小房间里透出。男孩坐在书桌前,认真地做着作业。女人端着一杯热牛奶,轻轻地走进房间。她站在孩子身后,看着孩子专注的背影,墙壁上挂着孩子从小到大的照片,那些照片记录着他们一路走来的温馨瞬间。窗外的夜色渐浓,但这个房间里却充满了无尽的温暖与爱意。

画面以橙黄色为主色调,仿佛被阳光满满地包裹着。在一个小小的庭院里,有一架木制的秋千。女人站在秋千后面,她的头发在微风中轻轻飘动,身上穿着一件淡黄色的碎花连衣裙,系着白色的围裙。她双手轻轻地推着秋千,秋千上坐着一个小男孩,他穿着一件白色的小T恤,上面印着雄鸡的图案,搭配着卡其色的短裤。小男孩的小脚丫欢快地晃动着。周围的花朵盛开得正艳,有红色的玫瑰、黄色的雏菊,它们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似乎也在为这温馨的场景欢呼。远处,天空被夕阳染成了橙红色,那温暖的光芒洒在女人和小男孩的身上,就像一幅充满爱的画卷。

画面是暖红色与淡黄色交织,如同温馨的炉火与柔和的烛光融合。在一个明亮的房间里,女人坐在靠窗的位置,头发简单地挽起。她面前放着一个画架,正拿着画笔在画纸上描绘着什么。她的模特就是小男孩,小男孩背对着她站着,穿着一件红色的背心,下身是黑色的短裤。小男孩微微歪着头,似乎在好奇地看着窗外的景色,窗外是一片暖色调的花园,盛开着各种各样的花朵。

我站在那里,眼睛紧紧地盯着这一幅幅的画,整个人僵在了原地,已经完全说不出话来。

这的确是一组精心创作的画啊,整整十幅,就像十扇通往回忆深处的大门。

画面里那暖色调如同阳光洒在心田,每一幅都细腻地记录着一个女人带着孩子的日常点滴。

我仿佛能透过这些画面看到岁月的流转,从孩子1岁时的懵懂稚嫩,到10岁时的小小少年模样,虽然画中展现的都是背影,可那背影之间却弥漫着别样的温馨和浪漫,就像一阵无形的暖风,轻轻吹进我心底最柔软的地方。

恩佐不知何时悄然出现在我的身旁,他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伸出手指,指向画面的右下角。

我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那一个个日期映入眼帘:1983年06月06日;1990年06月06日;1982年06月06日;1988年06月06日;1984年06月06日;1989年06月06日;1987年06月06日;1991年06月06日;1985年06月06日;1986年06月06日。

我的心跳陡然加快,这些日期像重锤一样一下下敲击着我的大脑。

文清的生日!

这几个字在我脑海中不断放大,我的脑子就像突然被引爆的炸弹一样,“轰”地炸开了。

我像是突然被注入了一股力量,急切地再次搜寻画面的右下角,这才发现每一幅画上都写着“婉行殊不返,恒念每朝晚”。

那几个字就像一把钥匙,瞬间打开了我心底深处那扇紧闭的情感大门。

积压在心中多年的思念、愧疚、感动等各种情绪一下子如决堤的洪水般汹涌而出。

我感觉自己的双腿像被抽走了所有的力气,身体开始摇摇欲坠。

我再也无法抑制内心的情感,放声大哭起来。

那哭声像是要把这些年所有的委屈和痛苦都宣泄出来。

恩佐见状,急忙伸出手紧紧地扶住我,他的手臂给了我一种坚实的依靠感。文清也扑了过来,他小小的手臂努力地环抱着我,像是想要给我力量。

恩佐轻声问我:“回家吗?”我没有丝毫犹豫,像是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一样,重重点点头。

在点头的那一刻,我仿佛看到大哥向我敞开了怀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